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时代背景与智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下,根据院《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工作部署,2023年11月院信息中心会同全院各板块学组,对全院已掌握并在规划编研项目中得到实践应用的数字规划技术方法开展三轮收集反馈、学组调研学习与总结思考,经过院技术审查与行业专家咨询,形成院数字规划技术方法库(2023)手册及建设报告。
手册共汇聚91个方法,数字规划场景选择针对院业务转型与智库定位的业务需要,包含城市更新区域识别、场站融合等传统规划的深化内容,生物多样性、基于遥感的生态测算、规划实施平台等拓展性规划,和大都市圈空间规划的边界识别、通勤联系、产业联系与竞争力等重大规划战略方向。考虑技术方法的体系性和规划师易用,手册的编撰目录层次按照院板块领域、学组体系,体例按照“方法介绍-实现过程-应用案例”开展,功能上覆盖规划全过程的现状调研、方案设计、运筹决策和运维管理。建设报告开展技术方法类型、场景的评估,总结部门调研中的技术转化、业务扎根、差异导向和亟待重视四个现象和问题,并提出“定位认识-组织方式-结构层次-建设路径-推进方法”的整体实施策略。
本次院技术方法库(2023)手册与建设报告,是针对我院在数字规划技术方法积累上存在的不足,充分考虑数字规划技术具有需求驱动的特点,与知识复合性强、技术密集度高的难点,院内首次整体性开展的全面梳理,旨在从数字规划场景出发,带动数字方法积累,以逐步构建院数字规划技术方法体系。
数字规划技术方法定位示意图
院数字规划技术方法库一览表
项目指导:夏凉
市规划院研究团队:刘淼、冉江、王蔓蔓
项目负责人:刘淼 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近年主要负责科技部联合课题智慧步道和体育公园集成管理与服务系统、市经信委联合课题面向城乡规划与自然资源的遥感智能解译方法框架与应用研究,院科研课题运营商大数据在规划领域的创新应用研究,专题负责上海市大都市圈空间规划、一江一河实施评估报告、厦门街道设计导则的大数据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