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0 10:06:15
点击:286
上海在“十四五”率先启动“千园工程”,公园总量从2020年的406座跃升至2025年的973座,让市民“推窗见绿”成为可能。受上海市发改委委托,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十五五”前期研究课题,面向未来精准谋划“新千园”,开展顶层设计、数据梳理、绩效评估、政策创新等系统性研究,为全面推进公园城市和“美丽上海”建设提供可实施、可操作的公园规划建设方案。
研究围绕丰富公园内涵,完善城乡公园体系架构,优化全市公园布局,空间层面构建“目标—需求—效益”三维耦合模型。目标维度聚焦“十五五”城市发展战略地区和生态建设价值最优地区遴选近期公园;需求维度运用手机信令、POI等多源大数据,划分“日常—周末—节假日”三类场景,开展公园绿地差异化服务半径精准扫盲;效益维度综合生态连通性、风热分区、闲置地挖潜等研究。政策层面提出结合绿化融合管理要求等创新,加强规划对实施管理的赋权赋能,探索公园在保障公益性前提下的造血机制。
课题成果纳入《上海市“十五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动态维护规划方案暨上海市国土空间近期实施规划》编制提供系统行动研究支撑。为市绿化市容部门“十五五”规划制定及年度任务分解提供研究支撑。依托课题研究成果,指导各区深化城乡公园绿地选址布局,为上海在存量时代公园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

技术路线图

布局优化路径图
课题指导:林华
课题团队(总规分院、上规公司):邹玉、杨伊萌、曹伟宁、来佳莹、汤雪儿、喻珺
课题负责人:邹玉 总规分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主要从事总体规划体检评估、生态、体育等专项规划等领域技术研究与规划实践工作,近年来主持并参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五年评估、年度体检、上海市林地空间专项规划等规划项目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