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trii办伴创始合伙人、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同济大学建筑学学士。拥有大集团跨地区、跨条线的丰富综合管理能力和实施经验,精通线下空间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曾负责绿地集团产品研发以及西南区域技术、合约、商业产业和客户服务管理工作,主持成都蜀峰468超高层、重庆保税中心等一系列大型综合体项目全程设计管理。2015年底投身Distrii办伴,聚焦于八小时以内的工作模式变革和组织模式变革,探索、启动、参与智慧办公到智慧城市的进阶。
1 为什么选择办公作为切入点?
我们发现,一天24小时中除去休息的8个小时,剩下的16个小时里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围绕办公的行为,但同时,大部分办公环境却并不令人愉悦。
办公的变革跟技术的革新是密切相关的。1.0的办公出现在城市需要聚集的时候,那时候写字楼效率最高。当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后,写字楼反而在办公效率提升和人追求自由这两个维度上碰到了天花板,有了制约。因为越密集,时间成本越高,土地成本越高,员工的交通成本也越来越高。这时,过度集中,反而会带来企业的效能损伤。因此,需要一些新的产品来提供给市场和企业。
2 为知识工作者赋能
我们一直有个观点,所有的办公场所,需要重新围绕人来组织,回归到人应该有的感受以及自由上。办公空间,是为知识工作者赋能。今后很多劳动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但是,有些是替代不了的,比如创造性的工作、创意性的工作、知识工作者的能力,这些是没有办法替代的。所以,办公场所,要为他们提供更有创造力、专注力,以及协作精神的环境。
3 未来办公的特征
首先,办公环境的颜值很重要。但仅仅有颜值,肯定不够。未来办公的特征是什么?我们提炼了3大关系:
一是人和物的关系。主要是物联网,通过技术手段、技术平台,把很多单个物体放到线上,支撑这个网。
二是人和组织的关系。灵活的、弹性的、分布的、移动式的公司或办公形式,还是需要有个组织,这个组织将通过线上的平台来实现。
三是人和人的关系。这是3大关系中压轴的,也是最重要的。现在有很多线上社交工具,而我们更多聚焦在商务社交,而且是跨公司边界的商务社交,连接跨出公司边界、组织范围的人和人的关系。
一般意义上的智能办公,大部分还是属于割裂的状态,是离散式的,没有形成高效率的整合。理想状态下的模型,应该是形成一个闭环,对空间资产组织行为、自优化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探索跨出地产或是让地产跟互联网进行一些有意思的“发酵”以后的办公领域产品,编织一张办公属性的物联网。办公是与城市密不可分的一种行为,一张办公物联网不断放大,最后城市就成为了最大最为复杂的一个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