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豪 咖啡馆,唤醒城市的力量
2016-12-10

企鹅吃喝指南咖啡总监,中国首位精品咖啡评级制度(COE)国际裁判,一个能把咖啡讲得最明白的人,《世界咖啡地图》译者之一。他能用最科学又不失幽默的方式,为您展现咖啡理性与感性并存。

观看视频

咖啡不是刚需,没有咖啡,我们仍然可以过活,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喝咖啡,这意味着什么?不仅是我们对唤醒身体和大脑的需要,也是我们对城市中优质生活的追求。

 

与咖啡结缘

我出生于台南,基本以茶为主,从小就是喝茶长大的。我在台湾清华大学念书,基本只去3个地方:教室、社团、宿舍。后来我进了中央研究院生医所做研究助理,做完研究就回家,非常宅。对我来说,生活基本没有太大的乐趣、热情。

但我开始接触咖啡之后,进入了多姿多彩的人生。一开始我在台北一家咖啡馆,从洗盘子的小弟开始做起。因为咖啡馆,我认识了不同的朋友,老板的赏识,加上自己的一点小才华,我在入行第三年参加了一个咖啡比赛,获得了台湾第二名。

通过多年的积累,我在2012年申请了布隆迪COE国际评审。布隆迪是一个东非国家,面积只有2.8万平方公里,浙江的1/4大,但是可以生产出非常令人惊艳的好咖啡。这个比赛的目的,就是连接消费国以及生产国,全国各地的农民,把自己最自豪的咖啡都送过来,以非常严格的标准选出二十到三十款咖啡豆,到国际竞标,让农民辛勤所得可以有优渥的回报。

1.jpg

咖啡的乐趣

接触咖啡之前,我的工作、生活非常无聊,就是家里、工作场所。但是接触咖啡以后,在咖啡馆里我会认识完全不可能认识的人,遇到不同故事、不同想法的人。所以咖啡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介,对我来说,它可以说是一个“媒婆”,是一个突破口,可以让我认识不同的人,有着无限乐趣。

有几个重要的数字跟大家分享。根据官方不完全统计数据,2012年上海大概有3 000多家咖啡馆。到2016年,这个数字翻了1倍。咖啡馆爆炸性成长的风潮下,有一些奇怪的现象,其中一家网红店manner coffee,在南阳路,只有2平米,其实就是一个外卖的窗口。用很亲民的价格,提供不错的品质给附近的上班族,每天基本都是排满人。这是一个个案,但它是一个示范。

2.jpg

喝咖啡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需要咖啡打鸡血、保持活力,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些咖啡馆满足了当时经济起飞时需要场所来谈生意。但是几年前,整个上海没有一家咖啡馆真正专注于咖啡的品质。某种程度上,我们消费咖啡,还是停留在奢侈品消费的时代,因为我们试图借由去那个场所,显示自己的身份,区隔自己跟其他人。

而随着经济起飞、精致饮食文化提升,随着我们的追求越来越高,我们开始会注意放到嘴巴里的是什么东西,不再是有口无心的吃东西,我们开始对生活的乐趣有所追求。

 

怎样让咖啡馆唤醒城市的活力

在这样的需求下,今年上海开了800家左右的咖啡馆,平均一天至少有2—3家咖啡馆开业,身为消费者,应该有怎样的态度、行动,回应这些咖啡馆,让这些咖啡馆可以为城市带来活力?

我们可以做两件事情。

第一,喝不一样的咖啡。星巴克是有非常好的教育能力、市场形象和洗脑能力的公司,教育了我们咖啡就是拿铁、卡布奇诺、焦糖,偶尔出现一些季节性的饮料。但是咖啡远远不只是这样。咖啡豆是从哪里来的,用什么方式冲泡的,其实都有很多种选择供我们探索。我们需要跳离我们的舒适圈,接触不同的东西。

3.jpg

第二种方式,多消费。上海现在6 000多家咖啡馆,但同质化非常严重。我们需要很多不同形态的咖啡馆,因为在不同的时候,我们有不一样的需求。

咖啡馆是很有趣的一个场所。因为你喝的咖啡、咖啡师、环境,都是一个载体,你可以在里面与那个环境、咖啡碰撞出有趣的东西。

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