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悦来 一起在魔都种2040个食物森林
2016-12-23

四叶草堂发起人,生态环保理念的忠实践行者,同济大学景观学系教师。2014年,刘悦来老师带领学生组建了兴趣小组,形成了“四叶草堂”的雏形。之后,他们加强了与各个社区的合作,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营造项目。时至今日,“四叶草堂”已经在悄无声息间向城市各个角落渗透——中成智谷火车菜园、疗愈花园、都市朴门……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也曾亲赴现场与活动中的孩子们互动。

观看视频

所有这些理念,我们归结到一点,就是希望使我们在这样一个转型期间,能从高度依赖的消费者,变成负责而有生产力的人民。我们也有一个2040,我们希望在2040年,建成2040个这样的食物森林、社区花园。

 

1  成立四叶草堂

我们能不能在家门口就得到一种采菊东篱下这样一种诗意?实际是一个建造社区花园的故事。“食物森林”,实际就是社区花园。那为什么要成立四叶草堂,建造“食物森林”?一方面是因为我所教的景观设计是一个跟土地、自然关系密切的专业,但是发现同学对自然非常不敏感;另一方面是想增强同学们的团队精神,增加对社会的了解。

因此,三年前我跟同学们一起成立了一个自然教育组织、社团——四叶草堂,从理解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入手,慢慢也开始了对自然的利用,包括在地的自然营造的过程。通过丈量土地、收获橘子等活动,在过程中与土地、阳光亲密接触,享受自然。

1.jpg


“食物森林”的理论基础

怎样做一个好的景观设计、改善社区?我们有一个重要的概念,permaculture,里面非常核心的内容,就是照顾地球、照顾人类,然后分享盈余(fair share)。分享盈余是指我们怎样看待消费,看待获得的东西,怎样回馈地球,回馈人之间的分享。如果我们要把社区花园做得更丰富多彩,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基础就是自我循环系统。以一棵树为例,食物森林的7个层次,即是从大的树冠层到底部的覆盖物,到土壤里面的有机物的降解生物,组成一个虽然小,但非常有效、丰富的自然系统。

2.png

在目前所做的食物森林或设计中,我们希望能够有些这样的场景,大家不仅可以看、可以玩,还可以吃,可以收获。食物森林里面有非常丰富的昆虫、鸟类,没有农药,也没有其他特别处理。

 

“食物森林”的足迹

我们怎么改变目前大部分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呈现的状态?举几个食物森林建设的例子。

第一个是火车菜园。我们对铁轨边的一块长期荒废的防护绿地进行设计改造后,今年春天的火车菜园里油菜花盛开,我们收获了油菜籽,榨了油。我们用三个废旧的集装箱做了教室,定期开展自然教育的活动。第二个是在世纪公园里,目前已经有两年多了,吸引了许多来公园里的游客。第三个是疗愈花园。我们当时做了植物漂流,希望有更多群众参与进来,将自己家的植物带过来,共建小花园。目前这个项目已漂流到6个街道中,且活动仍在延续。此外还有杨浦创智天地、农园、城乡互动的市集项目,以及百草园等。

3.jpg

“食物森林”的所有理念,我们归结到一点,就是希望使我们人民在这样一个转型期间,能从高度依赖的消费者,变成负责而有生产力的人民。

 

4  2040个共建共享的“食物森林”

我们希望在2040年,建成2040个这样的食物森林、社区花园,在园区、在街区、在居住区,包括在学校、在屋顶,全方位地进行相关的建设,让居民参与其中。

4.jpg

我们一起共建共享人人可以参与的食物森林、家门口的都市桃源。虽然它有时候很小,可能只在阳台上,但是它给我们的影响却很大。它是一个小空间,但又是一个大载体,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