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舸 那些一不小心被我们发现的 有关这座城市的秘密
2016-04-16

城市数据团联合发起人。城市研究者、数据工程师。毕业于同济大学和UCL巴特莱学院,现担任脉策数据的联合创始人&COO,从事数据挖掘、算法设计和数据产品研发。工作之余,发起了“城市数据团”这一互联网社群,和小伙伴们在公众号上定期发布用数据阅读城市的科普报告,如《大数据指南,魔都购房攻略系列》、《逃离你终将衰落的家乡》、《上海的消费到底有多高?》等,希望通过这些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数据,并能用数据来读懂我们的城市。

观看视频

我们居住的城市有什么样的秘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找到不同的答案。我们想从数据上找到一些自己的答案。

 

1  有关这座城市拥堵的秘密

上海的人口图表现了过去10年人口的移动和迁出。过去这么多年来,市中心拆房子,人只能往外围走,市中心的人逐渐减少,城市形成了一个腰带。

这个腰带是如何发展的?从一手房售价图可以看到:2005年,新售房子大多集中在市中心,而且很贵;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房价降了;但是2010年,房价又猛增,而且大量的高价房出现在外环、中外环地区,城市腰带正在不断形成;到了2015年,市中心没有房子卖了,能买到的都是城市近郊、远郊地区的房子。随着城市拓展、房地产市场发展、公共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看到一个集中的城市变成了一个长着“游泳圈”的城市。

那么结果会怎样?从交通的角度来看,轨道交通进站早高峰增量的地区,大量出现在远郊,也就是腰带地区。他们去哪儿?就是市中心,长期以来的内环线地区。所以上海的人口每天住在城市腰带的地方,但是活动在城市心脏的地方。如果把每个人的活动汇总到每个平方公里上,可以画出通勤线,最拥挤的是延安路高架、沪闵高架、南北高架、黄浦江向陆家嘴的这条线。由此体现出城市拥堵的一个秘密,就是在不断地增大腰围和心脏之间的矛盾,因为人口疏散得再远,也还是要到市中心上班。


1465711831149227.bmp


2  有关这座城市高富帅的秘密

我们团队里有几个女生讨论,怎么才能找到高富帅。首先,要界定高富帅。条件一是住的房子比较好,即单价在6万以上。条件二是有体面的工作,所以我们筛选了上海租金最高的写字楼和上海纳税前20名的单位,在地理空间上画出来。然后我们和第三方数据公司合作,寻找白天夜间移动的交集,合并在一起,筛选出了一批高富帅。但对女生来说,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知道他家住哪里、在哪里上班是没有用的,所以我们只保留下班后和晚上回家的这段时间,画出了一张高富帅的夜间活动地图。

观察筛选出的高富帅的行为,37%的人下班后都在原址,38%的人回到家里,只有25%的人在那张图里活动。这些数据说明,上海是靠谱的城市,高富帅不是每天在花天酒地,而是要么工作,要么和家人在一起,这是非常好的城市文化。


1465711900158039.bmp


3  有关这座城市消费的秘密

有个同事的闺蜜,男朋友带着她过生日,吃饭,购物。她想知道男朋友的消费能力到底怎么样,这不能凭借当天的花费评价。于是我们和支付结构合作,把全市当天的消费记录拿出来做了汇总统计,看她男朋友的消费落在什么档位上。6月份全市大概花了6900万,平均每笔1100元,但是中位值只有270元,大部分在市中心消费。所以,如果购物超过270元,就打败了50%的上海人。餐饮方面的平均数是350元,中位值是200元,所以两个人吃饭吃到200元,就打败了50%的上海人。酒店住宿消费的平均值很高,为1200元,中位值大概500元,在分布上更广泛一些。

其实这个事情本身没有意义,但是在挖掘数据的背后,我们找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分析这一天的全市人民消费,我们观察到,消费金额高的集中在白天,消费笔数高的集中在下午到夜间。我们又分析了整个月的消费,每隔一段时间消费金额上就有一个空档,偏偏是消费笔数增长的时候。细看就会发现,这些空档就是周六、周日,因为股市不开市。最后我们得出一个数据,之前我们关注的买衣服、吃饭、住酒店,这些在上海的消费中只占据了非常小的比例。事实上,上海大部分的钱花在了金融行业,排名第二的是批发零售,第三是房地产。

上海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城市?不是因为上海有全国最好的餐厅、最高级的五星级酒店,有各种各样娱乐、消费的地方。上海最有价值的,是人们愿意把钱投向让他们的财富在未来变得增值的地方。上海是冒险性的城市,从古代到现在一直是这样的。这是上海作为伟大城市的一个秘密。


1465711962416181.bmp